有時甚至被當成一種無所不包、無所不在、無所不能的總體,如同 一位被視為可以解釋一切、甚至可以合理化一切的天降之神(deus ex machina) 而發揮著作用。值得慶幸的是,對於理解當代世界,此一高度具地理本質的概念被認為具有操作性(opératoire)。然而,有必要解構一些神話,尤其是在全球這個尺度上受到高估並被濫用的方面。
巴黎第八大學法國地緣政治研究所(Institut Français de Géopolitique)研究主任,以及法國教育部高級官員。卡胡埃曾是戰略分析中心(Centre d’Analyse Stratégique)「全球化分析小組」的專家,並且長期擔任歐洲高等商學院(ESCP Europe)入學考試委員。他撰寫或參與撰寫了幾本關於全球化的著作,包括《金融星球─資本、權力、空間及地域》(La planète financière-Capital, pouvoirs, espace et territoires,A. Colin 出版,2015)、《海洋地理》(Géographie des mers et océans,合撰,A. Colin 出版,2017)、《亞洲》(L’Asie,合撰,Bréal 出版,2016)、《法國的十三大區》(La France des 13 Régions,主編,A. Colin 出版,2017)、《法國:生產系統的轉變》(La France. Les mutations des systèmes productifs,合撰,A. Colin 出版,2013)或《地理學基要》(Les fondamentaux de la géographie,合撰,A. Colin 出版,2018)。
將來世界民族誌菲利普.德斯寇拉(Philippe Descola)作為法蘭西學院(Collège de France)人類學榮譽教授、師承李維史陀的美洲印地安研究大家、「四大存有論」學說的創立者,無疑是當今最為知名的人類學者。這本他2022年發表的《將來世界民族誌》,是一部深入淺出的跨界思想對談錄。藉由受過哲學訓練、兼具人類學素養的生態運動者、漫畫家亞歷山德羅.皮諾紀(Alessandro Pignocchi)的參與,甚至主導,使這本書在議題設定、論述及呈現方式上都別開生面。兩位作者以各自的學思生命經驗為基底,探問我們這個空前富裕的時代為何會同時充滿極端的仇恨與痛苦,世界到底是從甚麼時候開始走上這條失控的道路、改變命運的典範與可能又藏在哪裡。觀點前衛縝密,文字淺白易解,不論在學術研究、社會實踐面向,都深具意義且有出色成績。而對話之外穿插其間的漫畫,幽默具象,也讓作者對當代社會的反思與批判更加鮮明可親。